【“三下乡”系列报道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共青团改革方案为指引,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学以致用,以优秀实践成果和最美青春梦想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我院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学生队伍共计28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队将通过新闻稿、访谈记录稿等形式进行全程宣传。
为了进一步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相关方面的情况,由galaxy银河网址九名同学组成的“致农青年”志愿服务队就“基于农民参与意愿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影响因素”进行调研。调研范围是杨凌区及周边县村。
走入区政府 进行实地接洽
团队首先来到杨凌区人民政府共青团杨凌区委与相关方面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约谈期间,队员向负责人简述了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的目的和活动开展计划,得到了领导的赞扬与支持。
从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十八大之后,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入寨西村 进行预期调研
在预调研之前,小组成员开会商讨了问卷的相关问题和调研方案。随后前往寨西村进行预调研,团队首先与村支部接洽,商量调研事宜,与村支书讨论调查问卷内容,结合村支书的看法,实地对问卷进行修改。调研过程中,大家发现寨西村大部分村民家的土地都有土地流转情况,种地的村民较少,这并不适合队伍调查问卷内容走向。预调研结束后,队长集合队伍,对这一天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特别强调对以后进行调研的村子应该符合我们的调研内容,要以种地多,产生秸秆较多的村子为主。
走入典型村 完善问卷调研
根据团队在区政府和寨西村的了解,最终选定在王上村和毕公村进行调研。毕公村是在国家积极倡导下发展形成的新型农村,这个村子大部分土地被国家征收,种植经济林木,并没有过多秸秆。但是在深入的了解下,队员知道前两年村子里是种植秸秆类作物的,并且对秸秆做了较好的处理,例如将秸秆拉去喂牛羊、自家供暖使用,或者是做沼气燃料。大多数农户会运回家中自己使用,并不会将其随意燃烧。而且随着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百姓们普遍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队员来到王上村后,首先来到村委会,向村支书就村里农业生产和秸秆治理的相关问题以及政府补贴进行了了解。随后队员们对村中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与农户的交谈,发现绝大多数农户十分重视生态治理,赞同清洁化处理秸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状不容乐观,几乎所有农户都将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例如生火、烧炕等,以供日常生活所需。同时,政府并没有相关补贴,农户也对政府的相关条例并不熟悉。农户的行为与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所以政府在秸秆处理中应当起到更加重要的驱动和引导作用。
走出象牙塔 实践脚踏实地
调研时间时值炎炎夏日,队员们不畏惧烈日的炙烤,都积极参与到调查询问中。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活动的完成,更加锻炼了队员们的心智意志,让队员们逐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了解学校所在的杨凌区,了解更加真实的社会,了解更加客观的农业。“此次调研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经济161的渠宇飞说道。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将继续秉持诚朴勇毅的校风,向未来的大学生活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队伍合影
数据分析
问卷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