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系列报道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培养“一懂两爱”的学科情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我校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我院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学生队伍共计54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队将通过新闻稿、访谈记录稿等形式进行全程宣传。
7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周至县人居环境调研队前往司竹镇,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厕现状等问题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探讨现状及问题所在。
初到乡村 了解基本情况
为了解北淇水村基础设施情况,调研队首先对该村基础设施进行调查,包括乡村道路、垃圾堆放点、污水处理管道等,初步了解了北淇水村的道路状况、污水处理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随后,调研队伍到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交谈,了解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
走进农户 聆听他们口中的乡村
调研队走进农户家中与村民进行交谈。通过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北淇水村设有专门人员,每隔两天会到每家每户收一次垃圾。而且,与前几个调查的乡村不同,该村大部门家庭都已使用水冲厕,村内也建有公共厕所。所有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且自来水的水质较好,村民们都认为近几年来环境改善很大,其中村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强,大多数村民都认为环境要靠村民、村干部和政府一起来维护。唯一不足的就是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村里没有统一进行处理,而是村民自己进行处理,有的村民排放到门前的污水道中,有的村民独自进行了其它处理。
再入村委会 探讨现状及问题
调研队伍最后回到了北淇水村的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讨论。村干部表示,道路在很多年前就修缮了,公共厕所是前两年由政府牵头进行建造的,且村民都给予了许多支持。北淇水村在很多年前属于枣村,是后来才独立出来的。村干部还说,司竹镇几乎所有的村都采用了专门的人员上门收垃圾的方式,这使得其环境变得愈加干净。至于污水处理问题,解决方案仍在讨论中。
今日反思及总结
调研队伍今日来到司竹镇北淇水村进行调研,不仅了解了北淇水村人居环境的状况,还对其现在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队员们总结了今日出现的问题,希望在明天最后一天的活动能为调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淇水村村口
北淇水村村民住宅
北淇水村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