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银河网址 - welcometo银河娱乐网站
经管新闻
首页» 经管新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气候变化脆弱性集成与分类学新理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气候变化脆弱性集成与分类学新理论

来源:科学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2-20     浏览次数:

     

  目前,Nature 杂志出版的《科学报道》杂志(Scientific Report)以在线开放(OA)形式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淮建军副教授关于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重要成果: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的集成与分类学新理论。

  科学界早已取得共识,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需要把不同尺度上的气候和非气候因素集成起来。但是以前集的成方法和不同的计算技术很容易使人们在尺度、指标和计算方法等方面陷入困惑。为了反应不同尺度因素的异质性,构建分类学首先需要识别本地气候在不同尺度上的特殊条件,适应能力的地区限制和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等。

  淮建军研究表明集成与分类学之间的动态转化与传播能改善脆弱性评价和适应选择的过程,关键在于尺度选择、指标集成、计算方法、数据获取都实现匹配和优化。研究使用从上到下的方法开发出一个考虑位置、时间、人物、焦点、方法和适应的六维度分析框架,回答了“谁关心如何适应在某些地方和时间范围内的什么对什么的脆弱性?”的问题;以澳大利亚绵羊小麦区大麦、小麦和燕麦等作物的干旱脆弱性为例,研究检验了集成、优化和分类的混合使用能够推进脆弱性评价和适应性选择的假设。比较了12种不同的脆弱性计算方法,区分了敏感和耐受样本,基于地区社会经济约束构建了各地适应的分类学。该研究贡献在于提出了:(1)六维度多尺度的集成和分类分析框架;(2)澳大利亚作物干旱脆弱性和适应策略的七个分类学;(3)集成和分类学动态转化的方法。

  由于集成评价与分类适应是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中分别对应科学研究与政策设计的两种关键技术,因而这种集成与分类学的结合理论很可能就是气候变化学术界期盼已久的解决科学与政策偏离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因而代表着气候变化跨尺度影响研究的新趋势。气候变化理论研究要求实现社会经济变量和生态物理变量的集成评价,而气候变化的管理实践要求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应对策;而此论文报道的集成与分类学不仅实现了环境因素中的时间、空间和人类尺度的异质性分析,而且实现了定义好的系统内部的脆弱性的敏感性、曝光和适应能力尺度的匹配和优化分析,这就保证恰好能够实现科学研究与政策设计的对接。

  科学网2017年2月20日报道《西北农林科大提出气候变化脆弱性集成与分类学新理论》,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8263.shtm

  原文链接:

  Huai, J. Integrations and Typologies of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from Australian Wheat Sheep Zones. Sci. Rep. 2016,6, 33744; doi: 10.1038/srep33744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3744

编辑:0     终审:0